愛敗家、愛修車、愛DIY、熱愛分享的中年大叔
2018年11月30日 星期五
[開箱] 汽車水箱換水工具(氣栓自動消除器)
之前曾介紹過NISSAN Livina完整更換汽車水箱精的方式
可參考
大樓停車場DIY系列- NISSAN Livina 更換水箱精
但真的有些麻煩,要拆節氣門,熱水管的固定鐵箍(環)也不好拆裝,作業後腰超級痠
接下來缸體洩水螺絲安裝要塗墊片膠,塗完要等固化才能用車,真的有點困擾
所以這次想要試試簡單的方式,也就是一般保養廠的方式 (半套)
閱讀更多 »
2018年11月27日 星期二
[開箱] 好玩大於實用 ELECOM Lightning充電線保護套 (VGA接頭)
之前看到有人介紹這個產品,ELECOM Lightning充電線保護套 (VGA接頭)
就是讓你的Lightning線偽裝成VGA(或稱為D-Sub)接頭
除了VGA接頭的版本,還有AV端子及黑白兩色的插頭造型,或是可愛動物等多種版本喔
覺得還蠻有趣的,剛好要在日本Amazon買
Vitantonio鬆餅機
,就一併購入了
入手價,日幣615元,約台幣160元 (運費另計)
閱讀更多 »
2018年11月21日 星期三
[開箱] 日本Amazon直送 Vitantonio VWH-31-P 鬆餅機
因為老婆小孩都很愛吃鬆餅,一直想買一台鬆餅機在家自己做鬆餅
網路上似乎只推二個品牌,分別是PINOH(品諾)與Vitantonio
品諾鬆餅機網路上只有推一款機型為H-24,烤盤不可更換,功率750W
Vitantonio鬆餅機雖然型號很多,但主要功能都差不多,烤盤可更換,功率900W
看規格就知道Vitantonio比較優,但它的價格也是有點讓人下不了手呀
閱讀更多 »
2018年10月4日 星期四
[遊記] 東京 增上寺/東京鐵塔/迪士尼 4天3夜自由行
這篇主要是介紹行程,如果你的行程跟我差不多,或許可以參考看看
記得我第一次去日本是2009年的事,那時是去東京迪士尼,是跟團行程
今年我決定舊地重遊,當然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因為要帶小鬼要求的
機票與酒店是老婆決定,我就負責導航與挑夫的工作
閱讀更多 »
2018年10月1日 星期一
[開箱] ASUS TUF Gaming FX504GE 電競筆電
目前使用的筆電是ASUS S200E,尾牙抽到的
說好用也沒特別好用,但因為不用錢,而且也沒壞,就這樣撐了6年
曾換過SSD,也升級過Windows 10,直到最近看影片都開始LAG了(不要問我看什麼影片XD)
而且12吋的螢幕用起來真的很辛苦,所以就決定換機了
閱讀更多 »
2018年9月28日 星期五
[開箱] 善鼻脈動式洗鼻器
話說家中小鬼是個過敏兒,可能是遺傳自我的基因吧
不過我只有印象小時的就是一直感冒,一直過敏,一直鼻涕倒流而已
而小鬼就比較慘了,幾乎每年都會來個一到二次鼻竇炎
經過了這幾年與過敏原的抗戰,家中也多了很多設備
像是康是彼鼻腔清潔噴霧機,祐崧腳踏式吸鼻涕機,簡易式(手動)洗鼻器,Sharp空氣清淨機
還有蒸臉機,然後冰箱裡是滿滿的益生菌,櫃子裡則是滿滿的希普利敏液與勝克敏液
閱讀更多 »
2018年9月27日 星期四
[開箱] KING TONY 9AE6-6514A 碗型機油芯扳手
其實碗型機油芯扳手沒什麼好介紹的,就像你也不會單獨介紹某個規格的套筒一樣
但這次發生了一個小插曲,所以還是稍微說明一下
一般更換機油後,也會一併更換機油芯
市面上的機油芯工具有很多種,有皮帶的,二爪的,三爪的,碗型,夾式等
如果不是開店營業,DIY建議用碗型機油芯扳手就很好用了
閱讀更多 »
2018年8月30日 星期四
[專案] 聊天機器人-成本
我必須老實說,目前台灣使用聊天機器人的企業
到目前為止應該是沒有賺錢的,或是無法利用聊天機器人省錢
當然,如果把企業形像增加/企業價值提升/客戶服務滿意度提高等空虛的數據都加進去
最後跟我說聊天機器人的成效很好,那我也無話可說了
閱讀更多 »
2018年8月29日 星期三
[專案] 聊天機器人-資料收集
先定義一下,這邊說的資料收集,指的是對話記錄
對話記錄大致可分成二種
一種是真人與聊天機器人的對話,一種則是真人與真人的對話
真人與聊天機器人的對話,多數的平台都有提供工具讓你分析
例如Facebook的Dashbot,或是Google的Chatbase
看看基本數據或趨勢還可以,例如每日來客數量,平均停留時間(使用時間)
閱讀更多 »
2018年8月28日 星期二
[專案] 聊天機器人-平台選擇
先定義一下什麼是平台,這邊的平台是指
提供NLU(自然語言理解)服務,並把語意轉化為程式語言,整合至通訊軟體供終端用戶使用
也就是說,就算你不懂程式語言,也可以透過平台幫你開發出屬於你自己的機器人
再次強調,如果只是做簡易的聊天機器人,真的真的真的不用自己寫程式
因為你寫的再好,可能也沒有Google或Microsoft這類的大型企業厲害
那還不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,直接使用它們提供的服務,然後把其他時間拿來建立內容
閱讀更多 »
較新的文章
較舊的文章
首頁
訂閱:
文章 (Atom)